铭记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绍福为我院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为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把握历史脉络、坚定理想信念,11月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绍福于综合楼南区502教室主讲形势与政策课,围绕“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共创美好未来”主题,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切入,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核心内容,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堂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深度的思政课。

何绍福以宏阔的历史视野,系统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最早的宣传者、动员者和坚决抗击者,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通过及时发布抗日宣言、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持久战理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展现出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历史担当,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政治核心。

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深远影响,他从五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一是推动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二是深刻重塑世界政治、经济与军事格局;三是显著壮大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四是形成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五是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程。在阐释纪念抗战胜利的现实意义时,他特别结合2025年台湾光复80周年的重要背景强调,要始终铭记历史、捍卫公平正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决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正是对二战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课程的最后,何绍福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意义重大,是三个“关键五年”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既要巩固“十四五”开局成果,又要为“十六五”冲刺收官筑牢根基,直接关系到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规划突出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明确要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何绍福将厚重的历史、宏大的世界视野与具体的国家规划相连,引导同学们在历史的回响中思考自身的时代责任,凝聚起奋发向前的重要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课程让大家对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有了更深刻认识,未来将以史为鉴、不负韶华,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