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话民族情,凝心聚力齐奋进|历史地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举办少数民族学生研讨交流会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开展,3月21日晚,历史地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于综合楼中区309会议室举办少数民族学生研讨交流会。学院院长王建红、副院长郑榕出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师党员、带班辅导员、学院2022级和2023级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交流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邱文芳主持。

交流会伊始,郑榕副院长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特点,多方面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深入阐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的客观事实。他希望同学们立足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传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跟从党的步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师范生技能优势,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弘扬家乡优秀民族文化,共同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谋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进步中欣荣成长。

随后,同学们从饮食起居、节日习俗等各方面分享不同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你来我往的交流探讨中散发历史的悠扬。

会上,王建红院长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它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56个民族,还可以包括海外华人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友人,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域、凝聚一统的文化认知。他进一步强调,学院师生要加强与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要充分发挥历史学和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增强文化自觉,思考进一步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工第一支部书记张永钦老师也跟同学们分享交流对于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的理解,指出“四个与共”“四个关系”“五个认同”是准确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蕴的前提;组织委员张颖老师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宣传委员罗臻辉老师通过深化“五个认同”理念的学习,引导大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场其他老师和同学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师生畅谈,其乐融融。

我院以此次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为契机,为各民族学生搭建沟通桥梁,增进学院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融洽校园氛围,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图文/历史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