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历史地理学院全体师生高度重视思政课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观看直播,密切关注动态,热烈参与话题讨论,积极分享学习成果。联系自身学习、生活的实际,践行着新时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创造一系列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感人故事。
艾四林教授

“为了避免警钟上钟,人类必须改变,必须重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如何建立起这种关系,就要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
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在这个特殊时刻,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温度。艾四林教授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
秦宣教授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在这次舆情防控中经受了考验和磨练。所以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这次预警的防控必然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此次疫情防控的举措也给予高度评价。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王炳林教授

“总结历史经验,使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由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保障和不断提升的医疗卫生水平,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王炳林教授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冯秀军教授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希望各位同学,你们能够扎根中国大地,不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负天将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努力奋斗的青春,把自己成就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疫情之下,一个年轻的群体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90后”等新生代力量。“非典”疫情期间他们多是懵懂的见证者,如今却已然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在本次“思政大课”上
教授们追根溯源、引经据典的理论指导
让史地学子们深深地钦佩
而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的讲授
和丰富鲜活的抗疫故事
更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感动


学子热议

各抒己见
1
通过这次思政课学习,我作为一名在家学习的大学生,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以及今后的学习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次病毒在中国蔓延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次疫情非常重视。“与时间赛跑”——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疫情和应对措施,快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华夏儿女面对天灾,又一次爆发了令世界瞩目的团结力与凝聚力。多少战“疫”勇士不畏生死,不惧灾难,勇冲第一,一位又一位的普通英雄,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军队、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派遣330余支医疗队、四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这些医护人员“逆向而行”,告别亲人、奔赴战“疫”第一线;仍在求学的医学生,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后方的千千万普通人,更是捐物资献爱心……我们凭借惊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阻止了病毒蔓延,保障了更多人的安全。正如课上所说,如今,在家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素质与能力,以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19史本1班郑怡雯
2
2020年的新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然而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在此次疫情中,无数的“追光者”“逆行者”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真谛。钟南山院士说过,“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亦是英雄的人民”。他们在此次防疫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值得我们所有人最诚挚的敬意。而今天观看了思政大课后,我想说的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既要坚定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挥下我们必将取得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全面胜利的信心决心,又要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华夏家国统一体”精神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18史本1班陈思涵
3
在这次思政课中,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是抗疫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硬核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败疫情这个魔鬼,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18史本2班翁望华
4
下午的思政课堂四位老师的精彩讲授让我对此次疫情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老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行各业在战疫中所做的努力和牺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众多90后、00后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他们的奉献令人动容,作为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更加深了我对战胜此次疫情的信心。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王教授的授课,他通过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抗疫防疫的史实,又结合现在的疫情情况做出了展望,这让我感觉到学好专业知识,就是我们现在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应向前辈学习,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终将过去,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只要每个人守望相助,携起手来,在这次大考前,我们必将交出满意的答卷。
——19级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 张育明
5
四位老师精彩的授课,令我受益匪浅。艾四林教授在《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论认识》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携手共同面对疫情,尽自己力量,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战“疫”经验。在这次疫情中,青年是爱国担当的接力军,我们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成为战“疫”里最美的青春。同时,此次的战“疫”,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温暖,困难面前,祖国时刻心系人民,为民排忧解难,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与国家同一战线,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中国加油!
—— 19级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 林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