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院组织师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历史地理学院积极组织师生以“集中+分散”的形式收看大会实况与阅兵仪式,引导师生坚定历史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国家认同。

收看活动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不仅深切感受到抗战先辈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民族气节,更从新时代阅兵盛况中体会到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活动后,师生围绕历史与当下、战争与和平、记忆与前行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学院上下形成了铭记历史、尊崇英雄、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历史地理学院副院长 郑榕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关乎历史,更连接未来。回望那段浸满血泪的岁月,致敬以艰苦卓绝的牺牲换来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先辈。八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千万里江山已换新颜。阅兵不仅彰显了国家荣耀与力量,更展现出人民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大量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最新进展。这场阅兵严正警告一切阴魂不散的法西斯势力,也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传递出对历史正义的坚守与国际和平的承诺。铭记历史是为了坚定地走向未来;吾辈自强,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作为人民教师,岗位就是我们的“战位”,我们要将抗战历史与伟大精神融入教学,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为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历史地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李荭荭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庄严举行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人民军队迈着精准坚定的步伐,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每一个画面都激荡人心,让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次阅兵,既是对80年前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的深情回望,告慰先烈、铭记历史;更是对新时代强军兴军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彰显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守护和平家园的坚定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以阅兵所蕴含的忠诚担当、团结奋进精神为指引,将深厚家国情怀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检阅中感悟使命,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勇毅前行。

历史地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 罗臻辉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他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不断胜利的精神源泉。阅兵仪式上,党旗、国旗、军旗三面鲜明旗帜拉开序幕,海内外同胞与国际友人共同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风范。威武的分列式方阵展现强大国防实力,铿锵的参阅步伐彰显保家卫国决心,精尖的大国重器代表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与文明进步一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

站在新征程起点,作为教师,当勇担肩负传承与弘扬抗战精神、助力民族复兴的重任,从先辈英勇事迹中汲取力量,引领学生珍视和平,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2022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1班 林雅诗

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全程收看了九三阅兵实况,并认真学习了重要讲话精神。当45个装备方梯队以国产主战装备组成钢铁洪流接受检阅时,我仿佛看到了抗战胜利80年来,中国从山河破碎到国防坚盾的历史巨变,内心满是自豪。

历史是面明镜。80年前,白求恩大夫穿越战火救死扶伤、飞虎队驼峰航线搏击长空,这些国际主义壮举与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共同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今天,歼-20A战机划破长空的轰鸣,正是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最铿锵的回应。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知使命在肩。阅兵式上“强军梦”方阵的铿锵步伐,让我更加坚定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的信念。未来,我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深耕地理专业知识,培养全球视野,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2班 黄嘉炫

以史为炬,照见未来。2025年九三阅兵盛会承载着万众目光,不仅是对往昔抗战岁月的庄重回溯,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盛大礼赞。回溯抗战历史,无数先辈以血肉之躯铸就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深刻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让我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悟。放眼新时代,强国兴军成就灿烂辉煌,国产装备势如钢铁洪流,威武方阵形似磐石壁垒,这是伟大祖国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是伟大民族昂首奋进的雄浑乐章。作为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我将深耕历史专业知识,打磨教育教学技能,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2班 张婷

观看了九三阅兵后,我的耳畔回荡着联合军乐团奏响的抗战旋律,心中激荡着穿越八十载的历史回响,思绪久久不能平息。

分列式中,空中护旗梯队的直升机群率先掠过广场,“正义必胜”的标语与编队划出的航迹交相辉映,恰似对14年抗战胜利的永恒注解。徒步方队里,抗战老部队的英模血脉与新型武装力量的青春面庞交织,“一老一新”的阵容正是民族精神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战旗方队的旗帜猎猎作响,每一面都承载着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烽火记忆,将“人民必胜”的真理镌刻在长安街的晨光里。

装备方队的钢铁洪流最令人心潮澎湃:无人作战群的隐形无人机首次亮相,战略打击群的国之重器列阵前行,这些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亮相,生动诠释了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多”的华丽转身。空中梯队的预警机、轰炸机编队呼啸而过,与地面装备构成的立体攻防体系,让新时代强军梦的轮廓愈发清晰。

九三阅兵的盛典,既是对胜利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守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将把战旗的精神融入学业,以钻研的韧劲呼应先辈的抗争,用求真的态度传承“自强不息”的底色,让个人成长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从“保卫家乡!保卫黄河!”到“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中华儿女保卫和平的呼声始终铿锵有力。在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传递出不惧挑战、敢于斗争的浩然正气。

2023级历史学(师范)专业2班 赖晓文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惊人的精神韧性抵御外侮。无数先烈视死如归,将刚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就了精神长城,凝聚成胜利的基石。而今,先烈们不屈的意志外化为一座座屹立不朽的“战旗”,更凝练成新时代保卫祖国安宁的“钢铁洪流”,无声表达着中华民族对文明的守护、对正义的持守、对独立自由的追求;正因如此,它将当时四万万同胞的意志拧成一股绳,也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

我们回顾历史,既为铭记,更为远行。作为当代青年,我辈应坚定文化自信、挺立精神脊梁,脚踏实地服务社会。作为历史师范生,我愿坚定刚毅信念,肩负起以史铸魂、以文化人的使命,投入民族复兴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伟业。

峥嵘岁月映初心,强军阅兵振民心。以此次收看学习为契机,我院将持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带领师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从今日国威中坚定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以历史地理人的专业自觉与时代担当,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