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实验室简介(2025年)

地理科学实验室作为校级教学实验室,是支撑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始终秉持“教学筑基、科研赋能”的发展理念,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与学术探索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师资力量

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实验教学团队,现有人员14人,其中专职教学人员13名、实验技术人员1名。教学人员中12人具备博士学位,深耕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等领域多年,兼具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实验员精通仪器设备运维与实验技术支持,为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与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筑牢基础。

二、功能定位与服务领域

(一)教学支撑

实验室紧密对接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覆盖《土壤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环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综合实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通过开设土壤样品分析、水质监测、地理模型解读等多层次实验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科学探究能力。

(二)科研服务

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与专业的技术团队,实验室积极为师生科研工作提供支撑,重点聚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区域环境演变机制、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三大方向。可满足土壤碳氮循环、重金属污染溯源、古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等科研需求,近年来助力教师完成多项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三、场地设施

实验室布局科学、功能分区明确,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由两大功能区域构成:基础实验室:位于综合楼南区六楼,配备标准化实验操作台、通风系统及基础实验设备,主要承担基础实验教学、样品前处理及常规分析工作,可同时容纳50名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功能实验室:坐落于综合楼东区七楼,设有4个专业化功能实验室,分别聚焦样品制备、精密分析、微生物培养及地理观测等专项需求,为高精度实验与特色研究提供专属空间。

四、仪器设备

实验室配备了涵盖土壤分析、环境监测、地理观测、样品制备等多个领域的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达310万元。核心设备包括:

样品制备与前处理设备:冷冻干燥机、高通量微波消解系统、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实现样品快速处理与无菌制备;

理化分析设备:激光粒度仪、水质检测仪、酶标仪、双频磁化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pH计、实验室盐度计等,保障土壤与水质指标的高精度检测;

野外与观测设备:小型航拍无人机、柱状重力采样器、电动土壤深层柱状采样器、多功能自动水质采样器、辐射计、风速仪、天文望远镜等,满足野外样品采集与地理现象观测需求;

培养与反应设备:培养箱、振荡器、马弗炉、烘箱、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磁力搅拌器等,为实验样品培养与反应提供稳定环境;

教学与展示资源:土壤渗透仪、水分测定器、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地理教学模型等,助力实验教学与地理知识可视化展示。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优化软硬件条件,深化“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为地理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