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共谱民族情|我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月18日晚,历史地理学院于综合楼中区309会议室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学院副院长、教授郑榕主讲,2023级学生代表参加,学院党委组织员吴建芳主持。

郑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维度阐释”为题,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特点,回顾了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大一统的历程,多方面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进一步阐述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郑榕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非静态的概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共识。各民族共同体不仅在文化、语言等层面紧密相连,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大家庭。他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立足专业优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奋进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同学们表示,此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通过此次学习,大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民族团结的信念,今后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师范生技能优势,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